站点微信订阅号zhengjinyibu,欢迎大家搜索关注.
你在Vue生命周期的created()钩子函数进行的DOM操作一定要放在Vue.nextTick()的回调函数中。原因是什么呢,原因是在created()钩子函数执行的时候DOM 其实并未进行任何渲染,而此时进行DOM操作无异于徒劳,所以此处一定要将DOM操作的js代码放进Vue.nextTick()的回调函数中。与之对应的就是mounted钩子函数,因为该钩子函数执行时所有的DOM挂载和渲染都已完成,此时在该钩子函数中进行任何DOM操作都不会有问题 。在数据变化后要执行的某个操作,而这个操作需要使用随数据改变而改变的DOM结构的时候,这个操作都应该放进Vue.nextTick()的回调函数中。
Vue 在观察到数据变化时并不是直接更新DOM,而是开启一个队列,并缓冲在同一事件循环
中发生的所有数据改变。在缓冲时会去除重复数据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DOM 操作。然后,
在下一个事件循环tick 中, Vue 刷新队列井执行实际(己去重的)工作。所以如果你用一个for 循
环来动态改变数据100•次,其实它只会应用最后一次改变,如果没有这种机制, DOM 就要重绘100
次,这固然是一个很大的开销。
Vue 会根据当前浏览器环境优先使用原生的Promise 血en 和MutationObserver ,如果都不支持,
就会采用setTimeout 代替。
理论上,我们应该不用去主动操作DOM ,因为Vue 的核心思想就是数据驱动DOM ,但在很
多业务里,我们避免不了会使用一些第三方库,比如popper等,这些基于原生JavaScript 的库都有创建和更新及销毁的完整生命周
期,与Vue 配合使用时,就要利用好$nextTick 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
| <%@ page contentType="text/html;charset=UTF-8" language="java" %> <!DOCTYPE html> <html> <head> <meta charset="utf-8"> <title>iview example</title> <%--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/static/common/css/iview.css">--%> 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https://unpkg.com/iview/dist/styles/iview.css"> <script src="/static/common/js/vue.js"></script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/static/common/js/iview.min.js"></script>
</head> <body> <div id="app">
<div id="div" v-if="show"> <div>name</div> </div> <button @click="show1"> toggle </button>
</div> <script> new Vue({ el: '#app', data:{ show:false, }, methods:{ show1:function(){ this.show=true; this.$nextTick(function(){ var div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div").innerHTML; console.info(div) })
} } }) </script> </body> </html>
|
本文内容仅作为作者个人兴趣与观点,不代表所在公司及团队的观点和决策。若有不恰当之处,请联系站长.